5月16日,201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在会议上讲话。副省长董华主持会议并宣读《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校长郭辉军率学校相关人员参加大会。
我校共有4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由杜官本教授等完成的“人造板节能高效生产工艺及配套装备关键技术”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校继2011年后再次作为项目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外,由原科技处处长郑志锋教授等完成的项目“橡胶籽、小桐子油脂制备生物基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和周汝良教授等完成的项目“基于时空大数据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预警测报新技术”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向红教授等完成的项目“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对钢、铝在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 荣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据介绍,“人造板节能高效生产工艺及配套装备关键技术”项目围绕人造板制造过程节能、生产工艺高效、产品性能环保等目标,在加速固化技术与配套装备、连续平压生产技术与生产线配置、人造板胶粘剂合成与应用技术等领域进行了系列技术创新,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项目在加速固化技术与配套装备、分段加压技术、连续平压生产技术与生产线配置、甲醛释放量低于3mg/100g刨花板制造技术、室外级人造板制造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先后在全国15省市18条生产线上完成工业化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人造板节能高效生产技术提升和生产线升级改造提供了优良示范。

“橡胶籽、小桐子油脂制备生物基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在油脂高效提取与预处理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突破了橡胶籽、小桐子油脂基增塑剂、多元醇等生物基材料绿色合成关键技术,实现了生物基增塑剂和多元醇的绿色制备。项目成果对植物油脂类生物基材料的绿色合成、高品质产品研发技术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橡胶籽油的高值材料化利用及其产业化对延长天然橡胶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起到了重大的带动作用,小桐子油材料化利用及其产业化为其形成强大的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基于时空大数据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预警测报新技术”项目根据有害生物发生发展机理,利用遥感及GIS等空间高新技术,研发了基于时空大数据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预警新技术,构建了全国首套应用于森防行业实践的测报分析GIS平台与测报结果互联网+发布平台。研究成果颠覆了传统有害生物测报技术体系,推动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行业的科技进步,革新目前行业部门测报预警技术体系,是全国唯一一家支撑行业实践的测报预警GlS系统。

“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对钢、铝在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项目系统深入开展了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对钢、铝在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为系列环境友好型缓蚀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近年来,我校科研工作不断取得突破。2018年51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总经费接近2500万元,直接经费1995万元,立项数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四。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300项,达到305项,较2018年增长24项。杜官本教授主持的“甲醛系列树脂人造板胶黏剂合成与应用” 首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同时,杜官本教授及周汝良教授荣获本次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项目还分别获得2018梁希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
据悉,2018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项目193项(人)。其中,杰出贡献奖1人,自然科学奖25项,技术发明奖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58项,科学技术合作奖2项。以奖励类别和等级划分,分别是:杰出贡献奖1人,特等奖4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129项,科学技术合作奖2项。(文:宣传部;图:科技处)